【巾帼暖人心】市中级法院:掌握孩子成长规律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二)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事关千家万户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巾帼暖人心”深化维护妇女权益专项活动的部署要求,促进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贯彻实施,即日起,焦作市妇联特开设“巾帼暖人心”专栏,刊发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开展“巾帼暖人心”深化维护妇女权益专项活动的经验做法,着力推动将妇女权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妇女群众。
日前,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室负责人李玉香,再次受邀走进焦作市十七中学,与100余名学生家长老师共同探讨孩子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引导家长运用科学理念,正确方法教育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幸福。
李玉香首先从家长在校打孩子致孩子跳楼被害、云南大学学生马家爵杀人案,以及河北邯郸未成年人被害三起典型案例深刻剖析,详细讲解孩子早期在原生家庭、生存环境、教育环境的重要性,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道德品行、心理健康、行为性格和未来发展。
她又从近三年民政部、市民政局结婚、离婚数据及通过法院诉讼离婚数据,分析家庭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和夫妻幸福程度差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良好的生存环境助力孩子人格塑造,反之。破坏孩子人格成长。”李玉香说。
李玉香介绍说,家长除了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原生家庭环境,关键要懂得和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她从孩子的成长的快速性、阶段性、顺序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分化及互补性等六方面强调孩子的重要特点。尤其在阶段性,婴儿阶段(0-1岁)、幼儿阶段(2-3岁)、学前阶段(4-5岁)、学龄阶段(6-12岁)和青少年阶段(13-18岁)五个阶段需要完成的社会心理发展任务,重中之重要在学前阶段(六岁前)进行五种特殊训练,以及青少年现阶段家长应调整教育方式,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方法。
讲座中,李玉香时而引经据点,时而案例穿插,引导家长在孩子成长道路上不急躁、不焦虑,保持耐心,用正确的方法,静待花开。互动环节,家长敞开心扉,提问题、谈感悟、话体会,现场氛围活跃又温馨。
现场还向家长发放宣传册100余册。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感谢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送来一场精美大餐,提供了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们受益匪浅,今后要改变以后落后的教育观念,运用正确的方法让孩子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文章编辑: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