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农 巾帼先行】春季麦田如何管理
焦作市妇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组织成立了巾帼科技志愿服务团,汇聚了一批热爱农业、精通技术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她们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是田间地头的“巾帼力量”,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半边天”。她们用专业知识与热情服务,为农民朋友传经送宝,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技助农 巾帼先行”的使命与担当。市妇联特别开设“科技助农 巾帼先行”专栏,巾帼科技志愿服务团成员从备播到播种,从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全方位将“四大怀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的栽培技术讲清楚、说明白,以期帮助农民提升种植能力、提高收入水平。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第六期——春季麦田该如何管理。
春季气候多变(倒春寒、干旱风险较高),结合当地小麦种植特点(秸秆还田普遍、部分地块土壤板结、常见病虫害等),2025年管理需突出“防极端天气、促壮苗稳产、绿色高效”三大目标。
水肥精准调控
①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初)
针对墒情差、弱苗地块:抢浇“返青水”,亩追尿素8-10公斤(墒情差可增至12公斤),促分蘖成穗。结合滴灌或微喷灌,节水防板结。
针对秸秆还田、土壤板结田:优先镇压划锄(镇压器+人工碎土),破除板结,增温保墒。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每亩500ml),缓解秸秆腐熟耗氮问题。
②拔节期(3月中下旬至4月初)
分类追肥:壮苗田要推迟至拔节中期(基部第2节间伸长),亩施尿素10-12公斤加硫酸钾5公斤;旺长田要减氮增钾(尿素5-8公斤+硫酸钾8公斤),喷施矮壮素(50g/亩)控高防倒。
灌溉要点:采用“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导致根系缺氧。
③孕穗至扬花期(4月中下旬)
喷施“磷酸二氢钾(0.5%)+硼肥(0.1%)+芸苔素内酯(0.01ppm)”组合,预防干热风,提高授粉率。
病虫害绿色防控
①病害防治
纹枯病、茎基腐病:返青期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ml/亩+5%氨基寡糖素(增强抗性)喷淋茎基部。
赤霉病:抽穗扬花期若遇连续阴雨,无人机喷施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ml/亩(兼防白粉病)。
根腐病:结合浇水,滴灌1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2公斤/亩。
②虫害防治
蚜虫:拔节期悬挂黄色诱虫板(30块/亩),虫口密度超500头/百株时,喷施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5ml/亩。
吸浆虫:4月上旬成虫羽化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糖醋液(诱杀比例3:1)喷雾。
地下害虫(金针虫):返青期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拌细土撒施。
③抗药性管理
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如三唑类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交替),避免单一用药。
防灾减灾关键点
①倒春寒防御(3-4月重点关注):寒潮前3天要喷施“芸苔素内酯(0.01ppm)+ 氨基酸叶面肥(100倍液)”,提升细胞抗冻性;寒潮后补救要及时亩追施尿素5公斤+硫酸锌1公斤,促新生分蘖。
②防倒伏:旺长田拔节前喷施5%调环酸钙(50g/亩),缩短基部节间;推广宽幅播种(行距22~25cm),改善群体通风透光。
③防干热风(5月) :灌浆初期喷施0.5%氯化钙+1%尿素溶液,增强叶片持水力。
土壤与田间管理
①秸秆还田地块:3月初深松土壤至25cm,打破犁底层,促根系下扎;增施生物菌肥(如固氮菌剂2kg/亩),加速秸秆腐解。
②杂草防除:禾本科杂草(节节麦、野燕麦)在返青期用30g/L甲基二磺隆(世玛)20ml/亩+安全助剂。阔叶杂草要选用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复配剂,避开低温施药。
③排水防渍:清理田边“三沟”(厢沟、腰沟、围沟),确保雨后田内无明显积水(黏土地块需重点巡查)。
智能化技术应用
①精准监测:推广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温湿度、叶面湿度),预警病虫害和冻害风险。
②无人机统防统治:采用植保无人机(如大疆T50)喷洒药剂,亩药液量1-1.5L,提升赤霉病防治效率。
③水肥一体化:示范田铺设滴灌带,实现水肥同步调控(节水30%以上)。
文章编辑: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