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护航未来”——落实未保条例大家谈③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广大儿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共同关爱,切实保证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和决策部署,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制度、改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5月30日,全面修订的《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未保条例)经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学习宣传新修订的未保条例,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组织各有关单位开展“与法同行、护航未来”——落实未保条例大家谈活动,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坚守教育底线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焦作市教育局
学校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基地,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新修订的《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建立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制度,做好未成年学生的保护工作。全市教育系统坚守工作底线,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条例》落实,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是开展专项行动,加强学生关心关爱。制定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五四计划”,即开展学生心理干预行动、校园欺凌治理行动、校园安全管理行动、未成年辍学专项治理行动和阳光学校建设这五项行动,认真落实实体运行、动态管理、联动分包和闭环管理四项工作机制。同时,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工作纳入2024年市重点民生实事,对全市各中小学校学生集中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及时掌握流动、留守儿童、单亲、离异等特殊家庭学生思想状况,建立“一人一策”个人档案,学校明确专人负责,做好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对可能发生的学生欺凌事件和心理问题学生做到早识别、早预防、早干预。
二是严格日常管理,加强防范宣传教育。加强学生宿舍、厕所、操场角落等易发校园欺凌重点部位日常巡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施,做到校园重点场所、公共区域24小时监控全覆盖。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网格化管理,每班设立心理健康委员,实行校级干部分包班级,任课教师分包学生的管理制度,每日向班级心理委员了解思想、行为异常学生情况,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宣传解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是加强控辍保学,做好家校协同联动。督促强化县级政府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建立健全联控联保责任机制。抓好每年春秋季开学前后关键时期,重点关注农村、山区等偏远易辍学地区,以及困境、留守、初中年龄段等易辍学学生,及时开展劝返复学工作,做到应返尽返、动态清零。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将未成年人保护教育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印发《焦作市教育系统家长学校工作规程》,对办好家长学校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家校联动,进一步督促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父母的法治宣传、监护监督和教育指导,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能力,转变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观念,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
文章编辑: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