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妇联新闻

“与法同行、护航未来”——落实未保条例大家谈②

发布时间:2024/7/30 15:36:46     来源:焦作女性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广大儿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共同关爱,切实保证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和决策部署,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制度、改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5月30日,全面修订的《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未保条例)经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学习宣传新修订的未保条例,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组织各有关单位开展“与法同行、护航未来”——落实未保条例大家谈活动,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做实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


       焦作市人民检察院


       新修订的《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紧扣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我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际,增加了一系列新制度新举措,全方位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焦作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积极学习贯彻《条例》,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认真落实“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注重“四大检察”融合履职,不断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融党建强履职建机制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经验做法被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推广。


       一、立足检察职能,持续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把检察履职贯穿未成年司法保护全过程。坚持“零容忍”态度,会同公安、法院依法严厉惩治暴力伤害、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做好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工作,与焦煤中央医院合作建成焦作市未成年人关护中心,推行一站式办案机制。加强综合多元救助,今年上半年,已开展司法救助10人,为被害人发放救助金8.2万元,对同意心理干预的未成年被害人实现心理疏导全覆盖。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相结合,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预防重新犯罪。探索未成年人罪错分级干预机制,在专门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积极履行成员单位职责,设置检教衔接工作室及工作团队,打造“检察帮教+”矫治教育团队,助力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教育矫治工作。


       二、深化综合履职,促推“六大保护”形成合力


       结合《条例》中各项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尤其是强制报告制度、对困境和留守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等新增内容,以检察司法保护为切入点,加强部门协作,凝聚保护合力。联合妇联、关工委持续开展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等手段,积极融入家庭保护。会同教育、司法行政部门会签《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的意见》,125名检察官在129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主动融入学校保护。严格落实最高检办理每一起侵未案件同步开展强制报告制度倒查要求,压实报告责任;持续督促对旅馆、网吧等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问题整改,推动重点场所治理,扎实融入社会保护。通过打击涉网络犯罪,有力融入网络保护。形成队伍双向共建、线索双向移送、关爱双向奔赴为特色的检民协作机制;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漏洞问题,与市直10家职能单位形成“1+10”协同保护机制,全面融入政府保护和特殊保护。


       三、落实普法责任,营造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氛围


       多措并举,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指导各县区院打造一批法治教育阵地,其中3个阵地被省检察院命名为“豫见未来”未检工作品牌,修武县院的“云朵”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结合办案,深化送法进校园工作,探索运用“线上云游+线下宣讲”方式,不断创新普法方式,今年六一联合市教育局打造法治教育节目《给你的青春提个醒》,围绕校园欺凌、强制报告、六大保护等话题以案释法,获得广泛关注。

文章编辑:佚名